胸懷千萬里,做好每一步~上銀集團卓永財總裁獲邀中國醫藥大學演講「從產業看人才培育」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21/05/05

台灣有沒有可能作成東方的瑞士?「這是我人生的一個使命!」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胸懷壯志的說,不是為個人的財富在累積,是為台灣下一代努力,可以做多少、就算多少,把挑戰當做人生的樂趣,為台灣的再度繁華,寫下一頁篇章。


卓永財總裁胸懷壯志,為台灣的再度繁華,寫下篇章。

「積極的態度會帶來積極想法、事物及成果的連鎖反應;它就像催化劑…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成就。」樂觀進取的卓永財總裁引用美國芝加哥郊區一所高中的牆上名言,心有所感表示,胸懷千萬里,要做好每一小步;況且,「做」了就是學習,不花錢學習有什麼不好,這是我人生學習的哲學。

學術研究鏈結產業創新已是時勢所趨,中國醫藥大學教師發展中心於4月23日上午在水湳校區卓越大樓史丹佛講堂舉辦【教育講座】,邀請上銀集團創辦人兼總裁卓永財蒞校分享「從產業看人才培育」實務經驗做演講,由林正介副校長擔任主持人,沈戊忠董事、江宏哲副校長、李正淳院長、黃立琪主任等教職員生及附設醫院醫護人員200餘人前往聆聽,大師開講魅力果然不同凡響,卓總裁在Q&A時間還回應師生們的提問,會場熱絡。

林正介副校長做講者介紹時強調,卓總裁是中國醫藥大學榮譽博士,從金融業跨領域到機械,創立了國際品牌HIWIN集團--上銀科技跟大銀微系統,一個是機械一個是電機,全球半導體設備的定位平台,八成都是上銀在做,全球第二大傳動系統關鍵鍵的廠商,「身在台灣、勝在台灣,步履全球、放眼國際;」提升台灣精密產業升級,精進人類生命生活品質有卓越貢獻,他個人跟企業都備受社會的推崇。

尤其是,卓總裁帶領的HIWIN集團是台灣最接地氣的跨國企業,長期關注相關的教育與人才的培訓,在新竹六家國小蓋圖書館、拍微電影推廣科學教育、雙語教育,並與大學合作研發醫療器材,每年舉辦上銀機械碩博士論文獎,實為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標竿。

自謙以台灣的創新超越作為職志的「企業阿Q」卓永財總裁說,大學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優良的大學做基礎,很難成就一流的國家;一流的國家,一定有一流的大學,細數全球,那個二流國家有一流大學?

大學的功能是教學、研究和服務,這三者必須和所處的社會及產業緊密結合;曾擔任教育部頂尖大學評審委員的卓永財總裁說,台灣的教育是美國派,我們有太多美國的影子,在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十年一千億的第二期審查時,我奮戰很多委員,改變了遊戲規則,頂尖大學不能只靠SCI論文數,我增加了產學合作、發明專利,說服讓那些留美派的委員支持這項修改。

我還希望台大做一件事,就是台大的推甄不能超過一半,要兼顧指考,讓經濟弱勢的、中南部的學生才比較有希望;推甄都是公務員子女,比較有錢的北部人的天下,台灣最好的大學不能都是有錢人在讀;所以台大為此也很冤枉,清大交大推甄已經到九成,指考只有一點點而已,所以錄取的分數就會偏高。

卓永財總裁仍堅持信念說,我沒有打算放棄高等教育委員這個工作,除非不被聘請,況且,前一段時間有人提出大學必修分從原本128變成100,我跟宏碁施董事長說我們兩個一定要在場,或者至少有一個人在會場把關。台大畢業學分平均是140多,120多個是不夠的,這還包括很多營養學分;我們都在美國讀過書,課堂要討論要報告,台灣很多老師上課就照念,教學方法不一樣啊,128個學分都不算多了,如果把畢業門檻降到100學分的話,真的慘了,所以這事就沒放進高等教育白皮書裡面。

航空母艦怎麼做起來的?潛艇怎麼做起來的?傳統的精密機械就很重要,沒有焊接技術是不可能的事情,上不了路的;前年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第一名是焊接。你不要看焊接那麼簡單,丹麥移轉中鋼做了三十多年的技術,否則我們的岸外風力發電就做不成,焊接不容易啊!

現在很多人說大學要培養熟練工,錯了。大學有大學的教育,它有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它是教理論和基礎技術,「熟練」是要到企業界去訓練的,不是大學來做訓練,誰能比企業界對各自產品還熟練?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所以這才是產學合作的基礎。

從DRAM看台灣產業的孤獨;卓永財總裁舉南韓為例,2002-2012產業技術文獻出自研究單位-韓國21篇(台灣0),出自產研合作-韓國有9篇(台灣0),出自產學合作-韓國31篇(台灣8篇),這是頂尖大學被加入產學合作的緣故;文章發表在期刊和產業會議的比例:韓國6:4,台灣9:1,這是教授爭取政府預算或升等都是靠SCI。

大學在設計課程時,可曾思考過所處社會與產業的狀況?卓永財總裁拋出幾項教育現況,舉例來說,台灣的財務金融、企管國貿系不修「外匯風險管理」?今天美金漲跌就有外匯風險了,為什麼不學?因為抄自美國的課程嘛!美國沒有外匯風險,美國用美金,美金升值跟產業無關啊,只是它市場競爭力高低而已,我們台幣可不是國際通用貨幣哦。

像外文系可以開「產業概論」的課,很多企業做國貿要翻譯人才,企管系能開「工業產品行銷」或「資本財行銷」的課,國貿系開課海運、空運實務,像怎麼報關等,電機系同學有沒有把鐵蓋打開看馬達內部?有很多機械系同學沒有看過廠房的機台,這台機器是什麼?車床、銑床還是磨床?如果連最基本的機型都分不出,卓永財總裁質疑,大學教育是否與社會產業是脫節的?

對此,卓永財總裁鼓勵大學生報考相關證照,學以致用是很重要的。大學教授有機會要多參與企業的研究計畫,而不是紙上談兵,況且研究成果可以技轉給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

現在AI最流行,前面是工業4.0,工業4.0就可以爭取政府款項,卓永財總裁當年就跟行政院反映,21世紀是工業世界,各國都在競爭,國家必須往前走,因為工業4.0後面是帶動AI跟IOT,那這兩年就變成AI直接跳出來了,沒有AI就拿不到政府補助款了

「大學」應該是產業的金礦,人才的培育來自這裡,技術的孕育也可以來自這裡,就看企業經營者怎麼去應用它;卓永財總裁請大家想想,如果沒有Stanford, UC Berkeley會有Silicon Valley嗎?如果沒有麻省理工、哈佛,會有128號公路的高科技走廊嗎?沒有清大、交大,竹科能有今天?沒有竹科,會有中科、會有南科嗎?

在機械領域規模世界最大、科系最完整的世界頂尖的德國阿亨工業大學,美英上海交大的排名雖不在百大,大陸欲花1,200億收購其旗下的AXITRON(MOCVD)公司,被德國政府否決,即可窺知其科技優勢與市場競爭力。

可是,台灣的產學合作卻面臨難題,SCI論文如果不是醫療的,機械領域都偏MEMS、微奈米,SSCI論文就很難,因為台灣不是國際學術的熱門題目,然後學校資源分配,到底有沒有基礎的資源,我們孩子是不是動手做,怕手弄黑了,學校缺乏行銷,教授大部分都缺乏實務,很多研究的儀器設備是落後的,政府一兩年就換個研究題目,持續研究很困難!

最近有雜誌訪問卓永財總裁成功創業的故事;他娓娓訴說,民國72年台南的三星五金發生財務危機,退票875張,4個月未發薪水,當時他在交通銀行擔任執行秘書,經濟部支持紓困,紓困小組就派他駐廠幫三星五金,經過四個月整頓就達成損益平衡。他們的幹部都很優秀啊,多是台大和成大的。一戰成名後,人生轉折;1984年辭職創業成立大銀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與柏克萊加州大學展開合作在柏克萊推出高階管理課程,其中包括了創新管理(innovation),另一個就是購併課程(M&A),這二個課程當時在台灣還未有所聞,一共15期。1987年與九位柏克萊志同道合的學員成立大銀投資,買下何豐精密公司主要股權,何豐是上銀科技的前身;因為,卓總裁直覺台灣遲早要碰到,就盡力先佈局,「台灣太小了,一定要走到國外去。」

如今創新很夯,卻有很多眉角,我到現在都沒有停止在這個領域的學習;卓永財總裁興致勃勃說,就是終身學習,我終身奉行,現在已經有45項美國的發明專利,美國沒有新型專利只有發明專利,我是原創者。

目前,上銀市值有一千多億。前年交銀退休人員大會聚餐,其中一位老長官的妹妹錄了一段話,因為之後,我約了幾位交銀城中分行的老同事一起喝咖啡,有位同事把那一段錄音談話放給我聽。那是半世紀前,銀行經理跟副理在車上對話,說我將來成就會超過他們,當時經理認為我是有出息的(我當時還是乙等特考及格的「辦事員」而已),那位老同事(經理的妹妹)說我才真是“交銀之光”。卓永財總裁說,我沒錢讀大學,我讀的是淡江夜間部,大二讀完就乙等特考及格了,大三的時候就高考及格了,所以很多事都是超前部署,提早進入了。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財政部邀我演講,我說1978年在紐約大學研習,其中一門課今日稱作「財務工程」的學問,沒有想到這門當時尚未成型的學問,30年後就搞垮了世界。卓永財總裁還寫了三本書,《外匯實務》到增訂5版,總共印行10版,台大也當作教科書,後來變成專欄作家,每天寫小方塊,忙得要死;經歷過瘋狂歲月的卓永財總裁快慰的說,人生就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你準備好了嗎?機會來了怎麼辦?

卓永財總裁說,我以前在銀行,去搞製造業,你說難還是不難?就看你怎麼去看待,怎麼去面對現實,怎麼去做,我覺得這個才重要。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就像中國醫藥大學的學生都是很優秀的人,培養一個醫生不容易啊,可是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想像力發揮才有用哦!

機器人和AI人工智慧時代來了,AI脫離不了機器人,但是,它的手腕裡面有個關鍵元件「諧波減速機」,要生產“它”,因日本不賣我們生產要用的小刀具,台灣只有陸聯有能力開發,所以我就把「陸聯」購併了,宏觀視野的卓永財總裁豪邁的說,為了喝一杯牛奶,我要開一個牧場,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然電動車的時代來臨,陸聯掌握了齒輪磨床的技術也是它在新經濟中的利基,也是購併案的考慮。

陸聯為什麼叫陸聯?五家齒輪廠再加上工研院機械所,就變成六家聯合,不能讀六聯,為什麼呢?因為它是齒輪啊,齒輪六聯的台語就是“落鏈”,那就成敗筆,所以我把它改成英國Matrix在大陸註冊的商標「邁萃斯」。

什麼是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維基百科寫明「AI是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的智慧;通常人工智慧是指通過普通電腦程式的手段所實現的類人智慧技術。」機器人源自捷克語Robota原意是會做某些人類動作的機器,通常由電腦控制,注意在英文它是“機器”不是“機器人”。它們是一體的。我們的生活周遭,桌上的電腦、家裡的除濕機、工廠裡的CNC工具機…都是典型的人工智慧,也都是機器人。1991年英國皇家學院前列腺切除手術的第一台機器人問世,現在醫院裡面充滿了機器人,都是用程式控制的機器,不是你看到“人型”的才叫機器人,機器人跟AI脫離不了關係,是人類在動作的,程式在控制的,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的智慧,就是AI。

2019年全球是個分水嶺,已經舉辦了30年的德國電腦展(Cebit)停辦了,可是在漢諾威6、7、8、9號館全部都舉辦人工智慧AI大展,未來的世界一定是IT跟OT,就是Smart Manufacturing時代來臨了,卓永財總裁說,手機已經是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了,還出現很多虛擬世界。現在半導體奇貨可居,有錢買不到,五奈米、十奈米以下,只要到奈米級的,這裡面會動的多數是大銀HIWIN做的,我們做了定位系統,歐美大廠將之發展出12吋晶圓、18吋晶圓的檢查機器或曝光機(EUV、DUV),我們知道半導體的下一步大概會做什麼,我們必須和合作的歐美伙伴提早佈局了。

HIWIN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從核心的精密定位,以跨領域服務來精進人類生活和生命品質;卓永財總裁說,醫材跟一般工業研發是不一樣的,因為醫療會牽扯到生命,所以大學必須要有醫院來配合,它還要經過幾百個案例的驗證,中國醫藥大學在董事長、校長支持下,與上銀集團HIWIN成立了「HIWIN-CMU聯合研發中心」,它是很多學校、醫療單位深感羨慕的單位,該中心李信達教授協同開發的下肢康復機器人MRG-P100,更榮獲總部在新加坡的亞洲企業商會頒發2019國際創新獎。

HIWIN手術機器人的思維在增加醫生的附加值,延長其醫療生命(執行外科醫生的年限),上銀研發的機器人是以醫生為中心,機器人為輔的,跟達文西是機器人為主,醫生為輔的不一樣,我們的立足點是不一樣的,讓醫生就可以很輕鬆地進行開刀手術,醫生不必那麼辛苦,醫療壽命可以再延長幾年,甚至十年,肯定沒有問題。

特斯拉(Tesla)如果在台灣會存在嗎?卓永財總裁說,台灣現在已經沒有開發銀行了(開發基金的功能無法涵蓋開發銀行的),所以即使有政策性的投資但也缺輔導和開發金融的支援措施,台灣人要看到利潤才要投資,特斯拉本業到現在還沒賺錢,股價那麼高怎麼投資?我們沒有那麼成熟,那麼有遠見的Venture Capital創業資金市場投注在製造業,所以特斯拉在台灣絕對不會存在。

達文西(DaVinci)在台灣也不可能。達文西要價一億新台幣,如果HIWIN做「台版達文西」即使只賣二千萬,也沒有人會買,美國有領導世界時潮的能力,台灣沒有,這是現實的問題,就拿台大PTT為何麼不能成為Facebook?它是在Facebook之前哦,為什麼?因為它是中文,要英文才會流行全世界,各位想想,很多東西的氛圍、文化、聚落的形成會影響我們的產業。為了百年樹人,HIWIN舉辦博士論文獎到現在第十一屆了,為什麼? 希望提升我們的機械工業,做為各產業的設備支持者。碩士論文獎已經第十七屆,除了豐厚的獎金,我們還負擔得獎師生赴日本參觀的全部費用,每年要投入數千萬進去。為什麼? 希望提升我們的機械工業,做為各產業的設備支持者。

邱吉爾名言:「悲觀者視每一個機會都是困難,樂觀者則把每一個困難視為機會;」卓永財總裁以過來人的經驗鼓勵師生們打破思考框架,在人生的過程,怎麼去看現在的困難,怎麼去面對它,用什麼態度,這點是很重要的。卓永財總裁說,我以前平常都是十一、二點才下班,人家會說累得半死“公司都沒有人才啊!”,我當作挑戰,挑戰就樂趣無窮了,看你怎麼去看待,我也跟我兒子講,困難才能夠挑戰,把解決困難當作樂趣,壓力就會減少了。

卓永財總裁引述英國首相邱吉爾話說,「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亦不可畏,唯有繼續拚搏的勇氣最為可貴。」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將軍說,「除非你先做好一個中尉,否則,你做不到將軍。」時下很多年輕人好高騖遠,想一步登天,那是非常不實在的,做好你承擔的每一件事,就是對你最好的訓練,有了充足的訓練,你才能承擔更重要的任務,誰知道機會有一天就會落在你身上?

翁山蘇姬的兒子引述印度文學詩句,「昨天不過是一場夢,明天也不過是意象,但是好好活在當下,卻能使每個昨天變成快樂的夢,每一個明天都充滿希望。」為人生努力奮鬥做了美好註解。

德國詩人席勒說,「只有耐心圓滿完成簡單工作的人,才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困難的事。」卓永財總裁激勵青年學子,把每一個工作當作修練,全力以赴,哈佛校園牆上有一句名言「此刻打盹,你將作夢; 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做”是創新的基礎,百鍊才能成鋼!「請把挑戰當做人生的樂趣;」倫敦政經學院做了一項研究,發現人們主動自願做的事情越多,就會感覺越幸福。卓永財總裁語重心長的勉勵青年學子,請為自己、產業及MIT勇於面對挑戰、享受挑戰,為台灣的再度繁榮,寫下新篇章。

【卓永財總裁小檔案】

卓永財(1942年生),台灣新竹縣竹北市人,上銀科技與大銀微系統公司創辦人與總裁、邁萃斯精密公司董事長、上銀光電公司董事長,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第二、三屆理事長,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創會理事長。

卓永財畢業於淡江大學會計系,之後攻讀舊金山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民國57年乙等特考及格進入交通銀行工作,最高職位為執行秘書。1984年成立大銀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與柏克萊加州大學展開長達12年的合作。接著以新台幣二千多萬元收購了做滾珠螺桿的何豐精密,進入精密工業。1989年創辦上銀科技,1993年上銀科技併購德國滾珠螺桿廠Holzer公司,1997年創辦大銀微系統公司,一個是機械,一個是電機,全球半導體設備的定位平台,大多數都是HIWIN(上銀、大銀)在做,是全世界最大半導體座標機器人的製造廠,亦是全球第二大傳動系統關鍵的廠商。

卓永財獲頒中國醫藥大學榮譽博士、校務諮詢委員,也是清華大學的名譽哲學博士、台灣科技大學名譽工學博士、教育部擔任頂尖大學委員、教學卓越典範科大、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長期熱心國小科學教育、雙語教育,並捐助六家國小興建「卓永統紀念圖書館」等教育公益事務。

榮獲財政部第一屆優秀金融人員、國家發明創作金牌獎、「李國鼎管理獎章」、總統府三等景星勳章、國家卓越成就獎、台灣國際品牌第24名、連三屆入選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100強。


林正介副校長推崇卓永財總裁創辦跨國企業提升台灣精密產業的貢獻卓越。


卓永財總裁專題演講「從產業看人才培育」。


林正介副校長致贈卓永財總裁感謝狀。


卓永財總裁與會場的師生合影。